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城鎮化對自然生態圈的壓迫、工業化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以及人口急劇增長對自然資源的掠奪與日俱增。在面對人類社會生產活動中難以放慢節奏的發展步伐,自然環境所承受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
環境保護問題正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重要議題
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
1992年,里約熱內盧會議
2002年,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
中國對環境保護的管控也愈加嚴格,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我國將迎來一個新的稅種——環境保護稅,征收排污費已成為歷史。
這是什么稅?顧名思義,環保稅是我國首個明確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獨立型環境稅稅種。
這稅的征收對象?環保稅法明確:誰污染誰繳稅(環保稅的納稅人,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環保稅怎么收?根據污染物排放濃度實行差別化征稅,即多排放多繳稅。
環保稅意味著什么?對于構建綠色財稅體制、調節排污者污染治理行為、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體系等具有重要意義。
環保稅對硅藻泥行業的影響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不可分割性已被廣泛接受,硅藻泥行業的誕生和發展迎合了這樣趨勢。原材料本身的綠色環保特性使得廠家在生產過程中無需面對額外的稅收壓力,更有利于各地經營門店的經銷商穩定發展,保障產品市場推廣的競爭力。而對于那些產品生產過程中帶有環境污染的經營者,繳納環保稅會增加成本,額外加重企業負擔;如果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經營方式,提高產品價格直接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減弱;同類型企業被迫大面積轉型或者產品被動升級,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類似于硅藻泥,綠色環保商品將成為未來大眾消費市場的主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商品貿易間的基本原則是堅持自由貿易的原則,即使是為了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環境,國家也不能頒布強制性的政策來整治環境保護問題。此次環保稅的正式施行針對的是那些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經營者,不是針對居民個人。國家在完善綠色稅收體系上走出的這突破性的一步,不僅強化了稅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還有利于經濟市場中綠色環保商品的暢銷。